川普關稅逼藥廠供應鏈回美,生技ETF受惠
1️⃣川普藉由對所有進口品牌與專利藥課徵100%關稅發文對藥廠施壓,目標供應鏈回美
📌川普一度宣稱對藥品課徵高額關稅,除了不滿藥廠對美差別訂價外,美國新藥研發能力不斷下降,於2019年與中國產生死亡交叉,至2025年佔比28%,對比中國新藥進入臨床案件比重50%大幅落後。全球各大藥廠目前看來將回美國設廠製造與研發,輝瑞首先同意降低藥價,並承諾700億美元投資研發與製造換取3年關稅豁免。隨後英商阿斯特捷利康也於10月10日降藥價並投資500億美元落實美國製造。藥廠研發多透過併購與合作生產,美國新創藥研發公司可同步受惠。
2️⃣川普行政命令FDA簡化藥品批審流程,加強海外藥廠檢查,提升國內新藥開發誘因
📌川普要求FDA修改外部專家審查程序,主張由內部科學家審查;要求FDA加強對國外實驗數據審查,並優先審查美國本土生產藥品,有利美國新藥公司。


資料來源:高盛,資料截至2025年6月30日
👉ETF相關標的:IBB、XBI
資料來源:Bloomberg、iShares,2025年10月17日
資料來源:Bloomberg、SPDR,2025年10月17日
註:上述ETF為美國市場上市ETF,以生技(Biotech)相關主題ETF進行篩選得出結果,提供市值規模前2大ETF,資料截止日2025年10月7日。
👉我有興趣
【免責聲明】
本文件係由凱基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本公司)根據本公司認為可靠之資料來源並以高度誠信所編製,內文所載之資料、意見及預測等均僅供本公司客戶參考之用,並非針對個別客戶所提之商品建議、財務規劃、法律或稅務顧問諮詢服務,且本公司及所屬凱基金控集團之所有成員皆不就此等內容之準確性、完整性或正確性為明示、默示之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或義務。個別客戶因年齡、投資能力、金融商品交易經驗及風險承受度不同,適合之服務及/或金融商品亦有不同,應進一步與專屬理財業務人員進行評估。投資人應徹底瞭解相關服務及金融商品之風險,並審慎評估個人財力、資產狀況、理財需求及風險承受能力,獨立判斷並自行決定是否投資及承擔有關風險。投資任何商品皆具有風險,商品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之投資收益,本公司不負責商品之盈虧,也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本公司保留對本文件及其內容之著作權及其他相關權利,任何人未經本公司同意,不得翻印或作其他任何用途使用(包括但不限於傳送或轉發予其他人士等)。如有違反情事,本公司除不負任何責任外,亦將對未經同意之使用與散布等行為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