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半年股市投資如何趨吉避凶?

-
美股獲利下修評價有壓,產業宜平衡配置為主
-
歐洲留意談判變數,拉回可布局歐股基建與國防產業
-
外需成上半年拖累,消費改善有利帶動日本內需股獲利
目前發布第二季獲利展望的公司中,正向展望比例較高產業除了資訊科技與通訊服務外,醫療保健與必需消費亦有不錯表現。從評價面來看,標普500指數的未來12個月預估本益比目前為21.6,高於5年平均值19.9以及10年平均值18.4,代表目前評價水平偏上,而獲利下調以及企業逐步受關稅及通膨影響,可能使評價面受壓。因此在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建議短期可強化防禦與高品質股,並留意具備長線題材產業,平衡配置以以獲得攻守兼備的效果。


歐美談判進展緩慢,加上關稅暫緩期即將結束,已接近先前高點的股市更容易受到失望賣壓的影響,預期關稅談判變數在下半年將對歐股帶來壓力。然隨德國政府已正式轉向財政擴張,擬在未來10年推動規模近1兆歐元的軍事與基礎建設投資計畫,復以總金額460億歐元的企業減稅計畫也已獲得內閣批准。一旦股市再度拉回,建議可布局受惠長期政策推動的基礎建設與國防相關產業。
觀察日本2025年上半年受到外需的拖累令經濟成長相對疲弱,但隨著民間消費的持續成長,下半年有望帶動整體景氣持續復甦。儘管關稅將對外需類股帶來衝擊,但日本經濟持續回溫,復以央行仍處升息軌道和日圓升值皆有利內需類股基本面繼續改善,故今年以來日本內需類股的獲利表現持續優於外需類股。內需類股除了消費相關的通訊及軟體、零售之外,日本銀行利率持續邁向正常化亦有助於銀行與保險等受惠利率回升之產業後續表現。
下半年面臨包括對等關稅談判、貨幣波動加劇與美國財政疑慮等三大變局。近期多數股市站回對等關稅前起跌點的表現反映投資人似乎尚未認真看待這些風險。因應市場可能的變化,股市投資可分散區域布局,同時強化防禦與高品質股,平衡配置產業以化解可能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