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類資產抗擾動!
2024.12.17 |
凱基證券

全球央行去美元化與再通膨風險升高,布局另類投資應對市場擾動!
- 比特幣短線價格漲幅驚人,長期投資者部位創3年新高後轉為淨賣出獲利了結
- 比特幣融資利率偏高暗示短線過熱,然而去中心化及抗通膨特質有助於長期表現
- 黃金儲備回到1970年代水準,抗通膨及抗擾動特質助表現
美國財政赤字將攀升,且新政策可能使通膨再起,透過布局另類投資,應對通膨與市場波動:
比特幣長期持有者的比特幣部位在2024年9月創下3年多來的新高後,隨著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於2024年11月轉為部位淨賣出獲利了結。然而,美國大選後川普對虛擬貨幣資產態度偏正面,近月並提名包括加密貨幣倡導者Paul Atkins領導美國證監會,以及任命前PayPal首席營運長David Sacks擔任白宮人工智慧和加密貨幣沙皇,後續有機會促使機構(包括對沖基金、家族辦公室以及國家主權基金等)規劃將比特幣納入或提高其在投資組合或資產配置的比重,使比特幣地位更鞏固。因此比特幣近期表現應屬短期過熱,長期則有不少利多因素。


2024年11月中開始,比特幣年化融資利率突破10%,依據機構VanEck Research資料,比特幣融資利率的上升與短期約1個月至3個月的價格表現有關,反應短期市場看漲情緒和比特幣需求增強,該機構的研究模式也暗示,持續的高融資利率通常與短期的頂部對應。然而在比特幣長期具備去中心化以及較不受地緣政治或經濟政策影響的特質加持下,投資人對比特幣作為對抗通膨工具的信心提升,有機會讓比特幣有一定的支撐。
主要央行外匯儲備持有美元比重緩步下滑,並轉而增加黃金儲備,反應全球經濟擾動加劇以及金融市場不確定性提升。此外,過往出現重大事件或地緣風險時,黃金也都有不錯的表現,且黃金和通膨呈高度相關,因此布局黃金可分散風險、抗通膨並穩定整體資產表現。
全球持續去美元化,且通膨風險在美國大選後有所上升,布局與主要資產相關性較低的黃金和比特幣有助降低波動、抗通膨,除可穩定整體資產表現外,並有機會獲得潛在資本利得空間!
想參與比特幣的投資人看過來:
- 若您具備專業投資人資格或符合特定法規條件,可選擇美國或香港市場掛牌之比特幣現貨或期貨ETF。
- 一般投資人則可以考慮加密貨幣相關行業的ETF或股票,例如美國市場規模前兩大的加密貨幣整體行業ETF「Bitwise加密行業創新者ETF (BITQ)」或「Fidelity加密行業和數位支付ETF (FDIG)」;也可關注加密貨幣行業領導業者,如美國最大比特幣交易平台Coinbase (COIN)、北美最大加密貨幣挖礦商MARA holdings(MARA)。但仍提醒投資人須注意加密貨幣行業公司與比特幣現貨的價格走勢可能不一致,應綜合考量個別公司財務與競爭力、加密貨幣市場發展等因素。上述標的僅供參考,並非作為投資建議。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凱基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