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營運與社會共榮
低碳永續環境、共創永續社會

 

氣候變遷管理

 

       凱基證券作為臺灣的領導券商之一,在經紀、承銷與輔導、自營買賣、衍生性商品開發等資本市場運作的各個環節都有豐富的知識與經驗,因此,雖然氣候變遷對凱基證券自身營運的影響不如其他高碳排產業來得大,但身為資本市場的核心成員,凱基證券深知自身對於氣候變遷的態度將影響利害關係人的營運決策。為此,凱基證券於2022 年與外部專家合作,參照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 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指引,逐步建立氣候變遷管理架構,從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和指標與目標設定等四大面向手,調適氣候變遷對凱基證券帶來的影響。詳細內容請見TCFD報告書。

 

氣候治理

 

 

氣候策略

 

      本公司遵循集團之《永續金融承諾》,結合氣候風險與機會的辨識結果,歸納出「責任金融」、「加強氣候議題的內外部溝通」、「自身營運低碳轉型及強化氣候韌性」三大氣候策略。透過氣候策略的擬定,依據策略核心價值,發展出相關行動方案,透過穩健的減碳步伐,一同實踐集團之淨零目標。

 

 

 

氣候風險與機會

 

       為了解氣候變遷對本公司之風險和機會,本公司每年進行氣候風險與機會的鑑別,考量面向包含TCFD 所建議之氣候風險與機會分類、衝擊路徑、衝擊時間、影響價值鏈位置及財務衝擊,並針對公司業務別進行評估。2023 年鑑別出4 項重大氣候風險及6 項重大氣候機會。

 

氣候風險管理職責

 

       本公司擁有完善的氣候風險管理架構,涵蓋氣候風險治理及政策以推動風險辨識、風險衡量、風險管理、風險陳報與監控等機制。董事會為氣候 相關議題的最高治理單位,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督及指導氣候風險管理執行情形,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相關事宜。本公司氣候風險管理採用三道
防線架構:第一道防線由相關業務單位負責日常氣候風險控管,確保氣候風險管理相關政策的有效實施;第二道防線由風險管理部與行政管理部監控 相關議題的最高治理單位,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督及指導氣候風險管理執行情形,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相關事宜。本公司氣候風險管理採用三道
防線架構:第一道防線由相關業務單位負責日常氣候風險控管,確保氣候風險管理相關政策的有效實施;第二道防線由風險管理部與行政管理部監控業務單位之管理情形;第三道防線則由稽核部獨立於執行單位,管理各項氣候風險管理機制的遵循情況和執行效果。

 

 

氣候情境分析說明 

 

         考量臺灣於2021 年宣布於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亦陸續發布臺灣2050 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氣候變遷因應法等規範,選擇NGFS 有序轉型之情境「Net Zero 2050」,此係與國內外淨零排放路徑一致,模擬在目前政策法規下,本公司可能面臨之財務損失。情境損失的估計係以2023 年12月30 日作為部位基準日,評估當2030 年及2050 年兩時點氣候風險因子衝擊部位時,可能遭受之財務衝擊。本公司氣候風險情境分析範圍及分析方法如下表:

轉型風險情境分析結果
       本公司按前述之方法學評估股權及公司債投資在Net Zero 2050、Delayed Transition、Current Policies 情境下,氣候風險對本公司之費用及資產的財務影響數。在Net Zero 2050 情境下,因減碳要求日益嚴格,透過情境分析計算出的氣候預期損失對本公司之費用及資產估計財務影響數將逐年增加;而在Delayed Transition 情境下,因相關減碳政策於2030 年開始,故2030年前財務影響較低,然而,在2030 年以後其估計財務影響數亦將逐年增加;在Current Polices情境下,由於政府無增加相關減碳法規,因此財務影響皆較前兩項情境低。本次情境分析將本公司股權、債權投資部位及全產業皆納入考量,以下將以氣候預期損失占淨值及總投資金額之占比呈現分析結果。因本公司主要投資相關業務為持有短期交易性部位,故實質持有期間不長,另考量部份股權部位其有發展轉型計劃等因素,故綜合評估本公司股債投資部位之氣候風險對財務影響性並不相關單位 相關執掌 具有立即重大的經營風險。

 

實體風險情境分析結果

       本公司的實體風險主要來源於因淹水導致的自有房屋價值減損以及營運中斷導致的營收減少,故透過金融業實體風險資訊整合平台實體風險資料庫,檢視本公司全台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淹水潛勢的危害脆弱度等級,並盤點各營運據點針對淹水災害的調適措施,以此為基礎逐步加強本公司的營運韌性。分析結果顯示2023 年底,本公司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在SSP1-2.6( 升溫2 ° C 內) 氣候情境下位於淹水風險等級 Level 5 & 4 區域營運據點占比為0.00%、1.03%;而在SSP5-8.5( 升溫4° C) 氣候情境下,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位於淹水風險等級 Level 5 & 4 區域之營運據點占比則為0.00%、1.03%。

 

        本公司為了降低淹水帶來的衝擊,逐步完善各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之災害防範措施,包含:購買常備沙包、增設防水閘門、備置抽水馬達、緊急
避難措施等。經過適當的調適後,凱基證券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之災害危害及脆弱程度已有所下降。

 

        除淹水災害的調適以外,本公司就所有據點投保保險,並針對重大災害事件訂定「異常事項暨重大偶發通報暨處理程序作業辦法」、「緊急事件準

備與應變程序」、「災害緊急應變處理程序」。同時,逐步建立營運持續管理計畫,確保在面對重大災害( 包含天然災害) 時能使關鍵性業務及作業持
續運作、降低營運衝擊,以維護客戶權益。本公司於2022 年訂定「營運持續政策」,並成立營運持續管理小組,導入ISO 22301 營運持續管理系統,
完成相關人員之ISO 22301 國際標準認知課程、營運衝擊分析與風險評鑑教育訓練、緊急應變與復原計畫宣導教育訓練,並於2023 年第二季通過驗證。
從異地辦公復原、桌面演練、人員疏散演練及系統切換演練等四大面向著手,培養員工應變災害的能力。於2024 年2 月修訂「資訊作業營運持續管理
要點」,以確保本公司遭受中斷事故時,能有效執行應變措施並將損害降低至可承受範圍。

 

氣候行動

 

 

 

TCFD報告書
2023 TCFD報告書
2023 TCFD報告書
下載文件
2022 TCFD報告書
2022 TCFD報告書
下載文件
總計
2
資源節約管理

 

       凱基證券遵循環境相關法規及國際準則,並支持「巴黎協定1.5 度C 目標」及臺灣2050 淨零排放目標,以適切地保護自然環境,並於執行營運活動及內部管理時,致力於達成環境永續之目標。本公司同時配合集團,依循SBTi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之框架及範疇,審慎評估證券業特性,以科學方式推進減碳強度,針對範疇三投資部位及自身營運範疇一、二之溫室氣體排放,完成投資部位及自身營運碳盤查及碳排計算工作,現正規劃符合SBTi 要求的減碳路徑及研擬具體量化減碳目標,以逐步降低碳排量。
 

       本公司已綜合考量營運對環境與生態效益之影響,從源頭減少資源浪費,落實各項措施以降低資源及能源消耗,推動各式環境永續倡議活動,以實際行動為環境永續做出貢獻。為落實低碳營運管理,凱基證券於2023 年持續優化環境管理機制,包含:
● 環境永續小組定期按月追蹤各項能資源使用情況。
● 導入溫室氣體盤查管理系統,建立系統平台提供環境數據資料之計算與分析。
● 建立內網環境永續專區,公布能資源使用情況,布達環境永續政策、環境永續倡議活動及環境永續相關知識。
● ISO 14064-1 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擴大組織範疇至海外據點、新增範疇三類別。
●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持續取得外部驗證。
●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導入專案於2023 年第4 季啟動,預計2024 年第2 季取得外部驗證。
● 積極培育內部綠領人才能量,目前已有數位員工取得ISO 14064 主任查證員、ISO 14067 主任查證員、PAS 2060 系統建置、ISO50001 內部稽核員、ISO 14001 內部稽核員及企業永續管理師證照,透過實務經驗累積,迎接未來淨零轉型挑戰。

 

 

溫室氣體排放減量

 

        凱基證券依循集團承諾,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是凱基證券整體碳管理中的重要一環,凱基證券自2018 年起開始進行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認證,逐步擴大盤查組織邊界,2023 年完成100% 臺灣營運據點盤查並擴大盤查邊界至海外營運據點,盤查範圍包含範疇一、範疇二及範疇三之溫室氣體排放。本公司針對溫室氣體之範疇一及範疇二,擬訂相應之減碳目標策略:「低碳營運管理」、「再生能源使用」、「環境永續倡議」及「永續採購」。2023 年範疇一及範疇二總排放量較2022 年下降23%,期能落實低碳營運管理,持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環境衝擊。

       範疇三投融資組合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邊界為凱基證券自身股票及債券現貨,惟不適用短期交易性部位。若依產業係數法計算本項適用之投資部位總排放為189,278 噸,但因部分投資標的於2023 年起已公開發布經查證後的排放量,導致總碳排放量增加為273,388。本公司未來將持續精進數據統計品質,以利精進投資部位碳排放之管理與監控。

 

能源結構管理

     在能源結構管理方面,凱基證券致力於提高再生能源之使用占比,自2022 年起攜手子公司及其他承租於大直大樓總部之租戶與再生能源售電業者簽署為期5 年之購售電合約(PowerPurchase Agreement,「PPA」),每年共同採購300 萬度之再生能源,採電證合一制度,即再生能源電能及憑證為綑綁式銷售。2023 年實際轉供之再生能源且可歸屬於凱基證券及其子公司者達2,693,288 度,再生能源使用占比提升至16.7%,約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1,333.18 二氧化碳當量公噸(tCO2e)。

 

       凱基證券自2022 年起持續執行各項節能措施,如更新老舊冰水主機設備、使用LED 燈具、辦公室事務機/ 電腦/ 筆電採節電模式,定期檢視用電情況等,以提升用電效率。2023 年延續以往節能措施,搭配實施其他具體行動措施,共計節省電量152,740 度,節電率為7.28%,已達設定節電目標年減率2%。凱基證券大直大樓總部已獲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認證,定期執行認證更新,維持其有效性,並於2023 年首度參與臺北市零碳標竿獎,借鏡其他節電標竿企業寶貴經驗及專家建議,精益求精。

 

水資源管理及廢棄物管理

       從源頭減少浪費,節約使用各項資源一直是凱基證券資源節約管理的核心精神。凱基證券自2021年起持續更新節水設備,採用省水馬桶,調整水龍頭水量,定期檢視用水情況,以降低非必要之耗水,同時亦會定期管理及維護用水設備與管線,2023 年度發現3 件因設備或管線異常導致漏水之情事,已即時完成修繕。本公司之主要用水為民生、員工餐廳及空調用水,水源皆取自當地自來水廠,未取用地下水及河川用水。此外,大直大樓總部之員工餐廳已設置油水分離設施,定期清潔,以減少水汙染,2023 年無洩漏造成水汙染之情事。

       凱基證券將持續推動廢棄物減量措施,宣導一般垃圾減量,落實資源回收分類等,並透過環境永續倡議活動提倡減廢、減塑,提升內部環保意識,共同為廢棄物減量盡一份心力。

 

 

永續採購 

 

       本公司致力於支持永續採購,積極執行「識別實際需要原則」、「綠色採購」及「在地採購」三大原則―透過遵守三大原則,藉此確保採購之產品和服務符合聯合國SDGs 第12 項「責任消費與生產的精神」:
●「識別實際需要原則」讓凱基證券能夠更有效地評估自身的需求,避免不必要或過度的採購,節省資源並降低浪費;
● 透過「綠色採購」原則,凱基證券鼓勵選擇環保友善的產品和服務,以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 堅持「在地採購」不僅有助於支持當地經濟和社區發展,同時也有助於降低碳排放和物流運輸的成本。

 

       

         透過對綠色採購之嚴格把關, 本公司2023 年之綠色採購比例達9.52%( 採購金額為71,544,653 元),較2022 年成長158%。

 

       除內部實施綠色採購外,本公司亦依循集團政策,持續強化外部供應商管理制度,並制定《供應商永續管理要點》,透過事前篩選、履約管理、實地查核、供應商年度評鑑及年度自評、不定期辦理供應商企業責任宣導及優良供應商年度表揚等措施,並要求各供應商簽署《供應商永續責任承諾書》,明定「立書人願遵守本身及貴公司之企業永續發展、誠信經營政策,若違反或對環境與社會造成顯著影響或重大不誠信行為經查證屬實時,同意貴公司得依約終止或解除契約」,與各供應商共同承諾遵守勞工權益與人權(包括禁用童工)、勞工健康與職業安全衛生、環境保護及誠信經營道德規範等相關規定,在商業合作面向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生態平衡以及企業營運之永續發展。遵照《供應商永續管理要點》,本公司積極向各供應商宣導下列事項

     

 

         

 

 

凱基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