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營運與社會共榮
低碳永續環境、共創永續社會

 

氣候變遷管理

 

本公司於2022年起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指引,逐步建立氣候變遷管理架構,從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和指標與目標設定等四大面向著手,調適氣候變遷對凱基證券帶來的影響。本公司自2023年起獨立發行「TCFD報告書」,強化本公司氣候相關資訊揭露完整性及透明度,以回應利害關係人期待,詳細氣候變遷財務揭露資訊請見2024年凱基證券TCFD報告書。

 

氣候治理

 

 

氣候策略

 

為達成凱基金控之淨零目標,凱基證券依循母公司五大淨零執行策略:遵循聯合國規範、客戶議合目標、標的產業目標、投融資組合目標、自身轉型目標,持續為淨零努力,包含2040年自身營運管理達淨零碳排、全面退出全球燃料煤與非常規原油/天然氣相關產業,並於2045年達成全資產組合的淨零碳排放等。在凱基金控《永續金融承諾》之框架下,本公司結合氣候風險與機會的辨識結果,歸納出三大氣候策略:「責任金融」、「加強氣候議題的內外部溝通」、「自身營運低碳轉型及強化氣候韌性」。透過氣候策略的擬定,依據策略核心價值,發展出相關行動方案,透過穩健的減碳步伐,一同實踐母公司凱基金控之淨零目標。

 

 

 

 

氣候風險與機會

 

為了解氣候變遷對本公司之風險和機會,本公司每年進行氣候風險與機會的鑑別,考量面向包含TCFD 所建議之氣候風險與機會分類、衝擊路徑、衝擊時間、影響價值鏈位置及財務衝擊,並針對公司業務別進行評估。2024年鑑別出3項重大氣候風險及7項重大氣候機會。

 

 

氣候風險管理職責

 

       本公司擁有完善的氣候風險管理架構,涵蓋氣候風險治理及政策以推動風險辨識、風險衡量、風險管理、風險陳報與監控等機制。董事會為氣候 相關議題的最高治理單位,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督及指導氣候風險管理執行情形,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相關事宜。

本公司氣候風險管理採用三道防線架構:

第一道防線由相關業務單位負責日常氣候風險控管,確保氣候風險管理相關政策的有效實施;

第二道防線由風險管理部與行政管理部監控 相關議題的最高治理單位,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監督及指導氣候風險管理執行情形,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相關事宜。

第三道防線則由稽核部獨立於執行單位,管理各項氣候風險管理機制的遵循情況和執行效果。

 

 

 

 

氣候情境分析說明 

 

         考量臺灣於2021年宣布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亦陸續發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氣候變遷因應法等規範,選擇NGFS有序轉型之情境「Net Zero 2050」,此係與國內外淨零排放路徑一致,模擬在目前政策法規下,本公司可能面臨之財務損失。情境損失的估計係以2024年12月31日作為部位基準日,評估當2030年及2050年兩時點氣候風險因子衝擊部位時,可能遭受之財務衝擊。本公司氣候風險情境分析範圍及分析方法如下表:

 

轉型風險情境分析結果
     

綜合分析及因應按前述之方法學,綜合評估股權投資情境分析及公司債投資情境分析於Net Zero 2050、Delayed Transition、Current Policies情境下,氣候風險對本公司之費用及資產的財務影響數。在Net Zero 2050情境下,因減碳要求日益嚴格,透過情境分析計算出的氣候預期損失對本公司之費用及資產估計財務影響數將逐年增加;而在Delayed Transition情境下,因相關減碳政策於2030年開始,故2030年前財務影響較低,然而,在2030年以後其估計財務影響數亦將逐年增加;在Current Polices情境下,由於政府無增加相關減碳法規,因此財務影響皆較前兩項情境低。本次情境分析將本公司股權、債權投資部位及全產業皆納入考量,以下將以氣候預期損失占淨值及總投資金額之占比呈現分析結果。因本公司主要投資相關業務為持有短期交易性部位,故實質持有期間不長,另考量部份發行公司其有發展轉型計劃等因素,故綜合評估本公司股債投資部位之氣候風險對財務影響性並不具有立即重大的經營風險。

 

 

 

實體風險情境分析結果

       本公司的實體風險主要來源於因淹水導致的自有房屋價值減損以及營運中斷導致的營收減少,故透過金融業實體風險資訊整合平台實體風險資料庫,檢視本公司全台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淹水潛勢的危害脆弱度等級,並盤點各營運據點針對淹水災害的調適措施,以此為基礎逐步加強本公司的營運韌性。分析結果顯示2023 年底,本公司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在SSP1-2.6( 升溫2 ° C 內) 氣候情境下位於淹水風險等級 Level 5 & 4 區域營運據點占比為0.00%、1.03%;而在SSP5-8.5( 升溫4° C) 氣候情境下,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位於淹水風險等級 Level 5 & 4 區域之營運據點占比則為0.00%、1.03%。

 

凱基證券的實體風險主要來源於因淹水導致的不動產價值減損以及營運中斷導致的營收減少,故透過金融業實體風險資訊整合平台實體風險資料庫,檢視本公司全台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投資性不動產淹水潛勢的危害脆弱度等級,本年度擴大情境分析範圍,將淹水風險對於本公司重要資訊供應商採購之影響納入分析,並盤點供應商、不動產與營運據點針對淹水災害的調適措施,以此為基礎逐步加強本公司的營運韌性。

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分析結果顯示2024年底,本公司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在SSP1-2.6(升溫2°C內)與SSP5-8.5(升溫4°C)氣候情境下位於淹水風險等級Level 4 & 5區域營運據點占比皆為1.16%、0.00%。
投資性不動產:而本公司投資性不動產部位在SSP1-2.6與SSP5-8.5氣候情境下,位於淹水風險等級Level 4 & 5區域之投資性不動產占比為7.14%、0.00%。
•供應商:在考量供應商樓層後分析,本公司100%的承租機房類供應商位址屬於低危害度等級。
下圖為兩種情境之下,本公司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依據不同淹水潛勢危害脆弱度之分布圖。

 

 

 

 

        本公司為了降低淹水帶來的衝擊,逐步完善各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之災害防範措施,包含:購買常備沙包、增設防水閘門、備置抽水馬達、緊急避難措施等。經過適當的調適後,凱基證券營運據點及自有不動產之災害危害及脆弱程度已有所下降。


除淹水災害的調適以外,本公司就所有據點投保保險,並針對重大災害事件訂定「異常事項暨重大偶發通報暨處理程序作業辦法」、「緊急事件準備與應變程序」、「災害緊急應變處理程序」。同時,逐步建立營運持續管理計畫,確保在面對重大災害(包含天然災害)時能使關鍵性業務及作業持續運作、降低營運衝擊,以維護客戶權益。

本公司於2022年訂定「營運持續政策」,並成立營運持續管理小組,導入ISO 22301營運持續管理系統,完成相關人員之ISO 22301國際標準認知課程、營運衝擊分析與風險評鑑教育訓練、緊急應變與復原計畫宣導教育訓練,並於2023年第二季通過驗證,證書持續有效。從異地辦公復原、桌面演練、人員疏散演練及系統切換演練等四大面向著手,培養員工應變災害的能力。於2024年2月修訂「資訊作業營運持續管理要點」,以確保本公司遭受中斷事故時,能有效執行應變措施並將損害降低至可承受範圍。

 

氣候行動

 

 

TCFD報告書
2024 TCFD報告書
2024 TCFD報告書
下載文件
2023 TCFD報告書
2023 TCFD報告書
下載文件
2022 TCFD報告書
2022 TCFD報告書
下載文件
總計
3
資源節約管理

 

       凱基證券遵循環境相關法規及國際準則,並支持「巴黎協定1.5 度C 目標」及臺灣2050 淨零排放目標,以適切地保護自然環境,並於執行營運活動及內部管理時,致力於達成環境永續之目標。本公司同時配合集團,依循SBTi 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之框架及範疇,審慎評估證券業特性,以科學方式推進減碳強度,針對範疇三投資部位及自身營運範疇一、二之溫室氣體排放,完成投資部位及自身營運碳盤查及碳排計算工作,現正規劃符合SBTi 要求的減碳路徑及研擬具體量化減碳目標,以逐步降低碳排量。
 

       本公司已綜合考量營運對環境與生態效益之影響,從源頭減少資源浪費,落實各項措施以降低資源及能源消耗,推動各式環境永續倡議活動,以實際行動為環境永續做出貢獻。為落實低碳營運管理,凱基證券於2023 年持續優化環境管理機制,包含:

 

 

溫室氣體排放減量

 

       凱基證券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提高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此為凱基證券整體碳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本公司針對溫室氣體之範疇一及範疇二,擬訂相應之減碳目標策略:「低碳營運管理」及「再生能源使用」。2024 年臺灣據點範疇一及範疇二總排放量較基準年2022 年下降33%,並計畫擴大低碳營運管理措施至海外據點,持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營運帶來的環境衝擊。

 
  

能源結構管理

在能源結構管理方面,凱基證券致力於提高再生能源之使用占比,邁向能源轉型:

  • 自2022年起,攜手子公司及其他承租於大直大樓總部之租戶與再生能源售電業者簽署為期5年之購售電合約(Power Purchase Agreement,「PPA」),每年共同採購300萬度之再生能源,採電證合一制度,即再生能源電能及憑證為綑綁式銷售。2023年再生能源使用占比提升至16.7%。
  • 自2024年3月起,攜手期貨子公司,每年共同增加採購145萬度再生能源,進一步擴大再生能源使用據點,達成臺灣所有營運總部大樓使用再生能源目標,同時提高整體再生能源之使用比率至23.79%。

 

 

 

 

 

水資源管理及廢棄物管理

       從源頭減少浪費,節約使用各項資源一直是凱基證券資源節約管理的核心精神。
凱基證券自2021年起持續更新節水設備,採用省水馬桶,調整水龍頭水量,員工餐廳調整日常洗滌及清潔作業方式,定期檢視用水情況,以降低非必要之耗水,同時亦會定期管理及維護用水設備與管線,2024年度發現7件因自身設備或管線異常導致漏水之情事,皆於發現後即刻修復完成。本公司之主要用水為民生、員工餐廳及空調用水,水源皆取自當地自來水廠,未取用地下水及河川用水。此外,大直大樓總部之員工餐廳已設置油水分離設施,定期清潔,以減少水汙染,2024年無洩漏造成水汙染之情事。

 
 

       凱基證券將持續推動廢棄物減量措施,宣導一般垃圾減量,落實資源回收分類等,並透過環境永續倡議活動提倡減廢、減塑,提升內部環保意識,共同為廢棄物減量盡一份心力。

環境永續倡議

為使「綠色營運」理念深植組織內部並有效落實環境友善相關措施,本公司針對環境永續相關議題研擬並推行多項實際政策及推廣措施,以利逐步邁向環境永續目標。

本公司期望以自身作為表率,積極與環境友善相關組織簽訂公約,攜手外部利害關係人跨界協力推動淨零永續,內部則積極向員工提倡多項綠色辦公及節能減碳等措施,亦舉辦永續發展相關講座,以實際行動推廣並實踐環境永續理念。


 

 

永續採購 

凱基證券積極響應政府之綠色政策並共同執行綠色採購計畫,本公司攜手凱基金控於2024 年4 月22 日地球日舉辦年度供應商大會,以「全球永續浪潮下台灣供應鏈的挑戰與機會」為題安排專題講座,與集團供應
商攜手邁向淨零碳排的永續目標。總計逾百家廠商參與,會中分享凱基金控集團各子公司全體力行企業永續的成果,發揮企業影響力,攜手供應商打造永續供應鏈。

 

綠色採購政策

       本公司致力於支持永續採購,積極執行「識別實際需要原則」、「綠色採購」及「在地採購」三大原則―透過遵守三大原則,藉此確保採購之產品和服務符合聯合國SDGs 第12 項「責任消費與生產的精神」:

透過永續採購之三大原則實踐相關措施,凱基證券以實際行動聲明公司營運在責任消費和生產方面的堅定承諾,並致力於推動永續發展及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透過對綠色採購之嚴格把關,本公司之綠色採購比例於2024年達到19.41%(採購金額為111,551,466元),較2023年成長56%。

除內部實施綠色採購外,本公司亦依循金控集團政策,持續強化外部供應商管理制度,並制定《供應商永續管理
要點》,透過事前篩選、履約管理、實地查核、供應商年度評鑑及年度自評、不定期辦理供應商企業責任宣導及優良供應商年度表揚等措施,並要求各供應商簽署《供應商永續責任承諾書》,明定「立書人願遵守本身及貴公司之企業永續發展、誠信經營政策,若違反或對環境與社會造成顯著影響或重大不誠信行為經查證屬實時,同意貴公司得依約終止或解除契約」,與各供應商共同承諾遵守勞工權益與人權(包括禁用童工)、勞工健康與職業安全衛生、環境保護及誠信經營道德規範等相關規定,在商業合作面向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生態平衡以及企業營運之永續發展。
遵照《供應商永續管理要點》,本公司積極向各供應商宣導下列事項:
 

    

 

         

 

 

凱基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了解更多